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6484.有一个灵人曾深信这个观点:没有任何事是圣治或天命所为;相反,每一件事都是出于聪明,以及运气和偶然机会。他承认运气的存在,只是不知道运气是什么。他是狡诈的恶灵之一,因为他花在思考上的时间,比花在与别人交谈和来往上的多。进入来世后,如每个人通常所行的那样,他在那里仍延续他以前的生活。他四处寻求并学习一切事,包括法术;他以为法术可能对他有用,有助于他寻找自己的幸福。我与他交谈,他说,当事情是这样时,他就在自己的天堂里;除了他为自己所造的天堂外,绝无可能存在其它天堂。但我被引导回答说,一旦真正的天堂流入他的天堂,他的天堂就会变成地狱。当时,他在灵人界;当灵人在灵人界时,他们会体验到他们在世时所拥有的爱之快乐(参看5852节)。恰好在那一刻,天堂流入这个灵人的快乐,他忽然有了地狱的感觉。惊恐之下,他说,他从来没有想到这种事。一些善灵告诉我说,他比其他人更坏,因为他所流出的东西比其他人所流出的更狡诈。
后来,这个灵人被带回到他小时候的状态。主向天使展示了那时他是何品质,以及所预见的他未来的生活是何品质;其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被主引导;否则,也就是说,如果主的圣治或天命的持续关注稍有中断,他早就一头栽入最恐怖的地狱了。这一点以可视的方式呈现在天使面前。这个灵人还被问及他是否想过永生。他说,他不信永生,并把这一类的一切事都抛到一边,因为他看见如此多的混乱,义人遭难,恶人得意,等等。他说,他还看到,动物拥有和人一样的感官,一样的生命,以及观察力和聪明。所以他认为,他死亡时,和动物是一样的。他继续说,当他发现自己死后仍活着时,完全惊呆了。
5130.“但求你记念我”表对信仰的接受。这从“约瑟”的代表和“求你记念我”的含义清楚可知:指着自己说这些话的“约瑟”是指属世层里面的属天层方面的主(参看5086,5087,5106节);“求你记念我”是指对信仰的接受;因为主的记念和顾念唯独从信仰流入。因此,“求你记念我”表示好叫他接受信仰,意味着接受信仰的渴望。至于信仰,情况是这样:凡接受并拥有信仰的人不断被主顾念。甚至当他在思想或谈论其它事,而非主之时,或当他履行他的公共、私人或家庭职责时,也是是如此,尽管他没有直接意识到,那时他正被主顾念;因为存在于那些拥有信仰的人里面的主之顾念主导他们的整个生命,但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主导他们整个生命之物,除非他们的思维直接转向这个问题。
这一点可通过人性的各个方面来说明。一个被某种爱所主宰的人,无论这爱是什么,总是思想与这爱有关的事。即便其它事占据他的思维、言语或行为,情况仍是这样。在来世,这一点从围绕每个人的属灵气场很明显地看出来。仅从这些气场就能知道那里的所有人处于什么样的信仰、什么样的爱,哪怕他们可能正在思想或谈论某种完全相反的事(参看1048,1053,1316,1504-1520,2489,4464节)。因为那主导人整个生命之物产生围绕他的气场,在其他人面前展示他的生命。由此可见“我们必须不断思想主、救恩和死后生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凡拥有基于仁之信的人都如此行,所以他们不会对自己的邻舍心怀恶念,公义与公平便存在于其思维、言行的方方面面;因为那主导人的整个生命之物进入它的一切具体方面,既引导它,也掌控它。事实上,主将心智保持在诸如属于仁爱,因而系信仰事务的那类事物中,并在如此行的过程中把心智里面的每一个事物都放在它合适的位置上。基于仁之信的气场是在天堂掌权的气场;因为主以爱,并通过爱以仁,因而以属于信的真理流入。这解释了为什么说那些在天堂里的人在主里面。
接下来论述的主题是受理解力部分支配的感官能力的重生,该感官能力由“酒政”来代表;既是在论述它的重生,也就是在论述对信仰的接受。因为和理性层一样,感官层也通过信仰重生,不过是通过有仁爱所流入其中的信仰重生。除非仁爱流入信仰,并赋予它生命,否则信仰不可能普遍掌权,或存在于人的整个生命中;因为在人里面掌权的,是人所爱的,而非他仅仅知道并保留在他记忆里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